大图

企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虾上岸资讯 > 企业资讯

虾类海鲜应该如何烹饪才能保留最多的营养?

发布时间:2025-06-20

虾类海鲜富含蛋白质、矿物质(如钙、锌、硒)及虾青素等营养成分,烹饪方式直接影响其营养保留率。以下是能最大程度保留虾类营养的烹饪方法及注意事项:

一、推荐的高营养保留烹饪方式

1. 清蒸 / 水煮(最佳选择)

原理:以水或蒸汽为传热介质,温度相对温和(100℃左右),能减少营养成分因高温或油脂氧化而流失,且无需额外添加过多油脂,更符合健康饮食。

做法:鲜虾洗净,剪去虾须、虾枪,挑去虾线(避免腥味,不影响营养)。

水煮:水沸后放入虾,加少许姜片去腥,大火煮 3-5 分钟至虾身变红卷曲即可捞出(时间过长易导致肉质变老、蛋白质凝固过度)。

清蒸:将虾摆盘,淋少许料酒,放姜片,蒸锅水沸后放入,蒸 5-8 分钟(根据虾的大小调整)。

优势:最大程度保留蛋白质、矿物质及水溶性维生素,虾青素(脂溶性)也能在温和加热下更稳定。

2. 白灼

原理:类似水煮,但通常会用沸水快速汆烫,时间更短,减少营养在水中的溶出。

做法:水烧至沸腾,加少许盐和料酒,放入鲜虾,大火汆烫 1-2 分钟至虾身变红,立即捞出过冰水(保持肉质紧实,不影响营养)。

优势:操作简单,加热时间极短,能减少水溶性营养(如 B 族维生素)的流失。

3. 短时间快炒

原理:通过高温快速翻炒,缩短加热时间,减少营养因长时间受热而破坏,同时避免过多油脂浸润。

做法:虾处理干净后,可提前用少许盐、白胡椒粉腌制片刻(不建议久腌,避免蛋白质变性)。

油温六成热(约 180℃)时放入虾,快速翻炒 1-2 分钟至变色,加少许葱段、蒜末提味即可出锅。

注意:避免油温过高(超过 200℃)或翻炒时间过长,以防虾青素等抗氧化物质被破坏。

二、保留营养的关键技巧

新鲜度是前提鲜虾(或冷冻后快速解冻的虾)营养保留更完整,不新鲜的虾不仅营养流失多,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。

减少预处理损失处理虾时尽量整只烹饪,避免过度切分(如剁成虾泥),减少表面积暴露导致的营养流失;挑虾线时动作轻柔,避免破坏虾肉结构。

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虾极易熟,加热至通体变红、肉质紧实即可,避免 “煮老”,此时营养保留最完整。

搭配合理食材搭配富含维生素 C 的蔬菜(如西兰花、青椒),可促进虾中铁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;避免与高草酸食物(如菠菜)同煮,以防钙、铁形成沉淀。

总结

清蒸、水煮、白灼是保留虾类营养的最佳方式,核心在于 “短时间、中低温、少油脂”。这些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虾的优质蛋白、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,同时保持鲜嫩口感,符合健康饮食需求。


  • 上一篇:揭秘虾的好处:优质蛋白、矿物质及更多健康价值
  • 下一篇:已经没有了
  • 扫描二维码
    联系我们
    400-993-2322
  • 邮箱:yjli00@163.com
  • 版权所有:虾上岸 鲜汁麻辣虾   ICP:鲁ICP备2023037913号-1 技术支持:千合网络